(通讯员 韩静)10月25日上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殷宗军和陈吉涛研究员莅临长江大学,做客“地学之光”第373、374讲学术论坛,分别作题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前沿技术》和《晚古生代冰期碳循环与资源环境效应》的报告。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特任教授韩非、孙杨和特任副教授魏晓椿等出席讲座,报告会由地科学院院长朱光有主持。
殷宗军所做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前沿技术》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原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具有显著学科特色的代表性前沿技术一级相关实验技术平台,具体包括多模态跨尺度成像与谱学分析技术、深时生命树重建技术、古海洋温度重建技术、ID-TIMS高精度定年技术、大数据驱动的古生物学研究等方面。
陈吉涛研究员的《晚古生代冰期碳循环与资源环境效应》报告,介绍了对晚古生代大冰期启动与结束等关键气候转折期的系统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科学问题。展示了晚古生代大冰期启动与结束关键气候转折期两种截然不同的碳循环模式及控制因素。
报告结束后,师生围绕报告内容并结合自身学习、科研工作,与殷宗军和陈吉涛两位研究员展开交流与探讨。地科学院院长朱光有表示,殷宗军和陈吉涛研究员分别从技术层面、研究方法与成果方面给各位师生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后,朱光有院长带领殷宗军和陈吉涛研究员一行参观了中国地层标本长廊和沉积模拟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殷宗军,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基金委优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国科学院天体生物学创新交叉团队负责人。现任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实验技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和地外生命痕迹识别的研究,在包括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urrent Biology、Geology、Astrobiology等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个一作/通讯作者成果写入了美国《无脊椎动物学》(The Invertebrate 3rd)、英国《动物发育生物学》(Animal Developmental Biology,牛津大学出版社)等教科书,入选Science杂志全球十大图片新闻(“Top 10 Images”,2015年度) 和“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6年度和2019年度)。先后获得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生物学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R3)、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奖等。
陈吉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沉积盆地中心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荣获第一届“中国孙枢奖”(2018)和第三届“国际孙枢奖”(2024)。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石炭纪分会副主席、国际古地理学会理事、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IGCP700)共同主席、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受邀但任Sedimentary Geology、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沉积学、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深入揭示深时沉积过程以及古气候与古海洋环境的演变过程,聚焦深时碳循环及其生物环境资源效应;目前在PNAS、Science Advances、Geology、Sedimentolog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论文78篇),相关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