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地球科学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院师生参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时间:2025-04-23   来源:    访问量:

(通讯员 袁禹 李世泽/摄)2025年4月18-21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武汉欧亚会展中心举办。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教授、地科系主任刘彬教授带领地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李艳青教授、陈粲教授、李邵杰教授、袁禹副教授、魏晓椿副教授等)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届学术年会以"宜居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为主题展开为期四天的学术研讨。院长朱光有教授作了题为《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联用系统在非常规油气研究中的应用》报告。特任教授陈粲、特任副教授袁禹分别作了题为《黄铁矿微量元素重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甲烷异常释放事件》和《Stabilized Earth's cratons through episodic, felsic magmatism during Paleoarchean》的报告,展示了我校在早期地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长江大学刘彬教授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与承办的专题二十"火山-岩浆通道系统及其资源能源环境效应"专题成为会议亮点单元之一。在专题二十报告厅,来自13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27个学术报告围绕“火山-岩浆通道系统及其资源能源环境效应”前沿方向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师生通过问答交流、观点碰撞形成了诸多创新性认识,充分彰显了本领域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强劲的发展潜力。特任教授李艳青以题为《俯冲碳酸盐的地幔循环历史:来自大陆玄武岩Mg-Sr-Nd-Pb同位素的启示》汇报了板内玄武岩的起源及其对深浅部物质循环的启示。孙洋老师以《东昆仑白石崖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成因与成矿作用的制约》为题,展示了副矿物化学分析在示踪岩浆起源方面的优势。


硕士研究生李世泽、张萌雨分别以《准噶尔盆地中部石炭纪超深层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以ZS1井为例》、《东昆仑都兰三叠纪富晶体与贫晶体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对长英质岩浆系统晶粥活化的指示》进行了口头报告;13位研究生制作了精美展板,在会场展板区引起关注,充分展现了我院研究生优秀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本次会议,地球科学学院派出了13位研究生担任三天会议的志愿者,展现长大学子优秀风貌。

据悉,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朱光有教授当选学会理事。

(编辑 刘彬 审核 朱光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