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韩静)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高水平发展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学院综合改革,提升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实力,7月2日,地球科学学院正式宣布成立十一个科学研究中心。此举标志着学院在优化学科布局、抢占学科制高点等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力。
学院此次成立研究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构建更具鲜明特色与国际竞争力的学科体系,提升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性成果,短期内实现国家级人才、国家级奖励等方面新突破。
在研究中心的设置上,学院坚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充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与研究基础,打破传统系(中心)界限,整合跨学科资源,着力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新成立的研究中心主要聚焦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两大核心任务,团队成员中学院专任教师占比不低于8人,各中心设有主任、副主任统筹工作,学院将定期对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考核不合格的研究中心进行动态调整。学院将在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研究中心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研究中心属于学院的内设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人员的身份及教学等公共事务安排仍归各系管理,这种模式既保障了科研工作的专业化推进,又维持了学院教学管理和本科人才培养的有序性。
此次十一个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学院结合2025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建议,经院党政联席会深入研究后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些研究中心今后将成为学院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有望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助力学院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学科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附:地科学院研究中心名单
序号 |
研究中心名称 |
中心负责人 |
1 |
超深层与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研究中心 |
朱光有 |
2 |
工程地质研究中心 |
陈宁生 |
3 |
深水沉积研究中心 |
何幼斌 |
4 |
深层碳酸盐岩与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中心 |
胡明毅 |
5 |
油气储层智能研究中心 |
李少华 |
6 |
地空协同数智研究中心 |
许晓宏 |
7 |
沉积动力学与储层定量表征研究中心 |
尹太举 |
8 |
试井与煤层气研究中心 |
郭康良 |
9 |
油气输导体系与成藏动力学研究中心 |
吴 楠 |
10 |
储层结构数字表征研究中心 |
韩登林 |
11 |
火成岩油气成藏研究中心 |
刘 彬 |
(编辑 韩静 审核 朱光有 杨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