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地球科学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院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

时间:2025-09-28   来源:    访问量:

(通讯员 韩静)2025年9月25日,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石油科技大楼C301会议室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暨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分析油气行业发展走向,进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经验交流,部署本学期重点工作,并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校长刘勇胜出席会议。

会上,全国优秀教师何幼斌教授以《深耕地质教育沃土 铸就地学教育华章》为题做教学团队建设报告,何教授从“沉积岩石学”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国家规划教材编写,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培育培养,以及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新使命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学科杰出人才陈宁生教授分享了工程地质科研团队建设的心得体会,讲述了入职以来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一些工作成效,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带领团队瞄准青藏高原和一带一路区域,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湖北。积极组织团队赴山地多灾害野外考察10余次,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团队成员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基金,带领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十余项,合同总经费近3000万元,积极申报科研平台,申报获批了湖北省山地多灾害防控与工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非联合实验室平台申报有序推进,改变了地质工程方向没有平台的现状;积极服务地方,近2年获批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采用的决策咨询报告11项。

李少华教授以《大胆拥抱人工智能》为题,为全院教职工解读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发展趋势,他希望学院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应用导向,大胆拥抱人工智能,要加大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力度,有组织地整合资源,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

新引进青年人才、特任教授韩非代表新进青年教师,做2025年阶段性工作汇报,他从人才计划入选、高水平论文、学术交流、学术兼职、科研项目、教学与学生培养以及公共事务参与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用详实的数据进行汇报。

会议第二阶段,各分管院领导就分管工作进行了总结、通报、安排和强调。

副院长胡忠贵对本科教学、科研工作、实验室管理及平台建设2025年上半年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和通报,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复评申报工作,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智慧课程持续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基金申报组织动员,油田企业走访,教学实验室建设,科研仪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

院党委副书记冯舒对2025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基本情况、学生安全管理、学生就业、学生考研和学科竞赛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和安排。

院长助理饶松对2025级新生入学核查与学籍注册,学位论文抽检,研究生教研项目申报,2025年研究生导师遴选及招生资格等有关工作进行了汇报,详细解读了2025级研究生毕业条件(硕士和博士)文件修订情况,并就学院有关管理制度修订进行了说明。

院长朱光有做《地球科学学院2025年下学期工作部署》的报告,从2025年前半年工作成效,当前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升调整与改革举措,以及后半年重点任务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讲解,他表示,学院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青年人才培养见苗头,纵向科研合作见成效,国际顶刊论文上层次,全院生态环境大变化,师生精气神达成共识等五个方面。他系统分析了当前学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发展较慢,亮点成果少,聚焦不突出,国际影响力不大;二是人才梯队弱,人才数量少,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自主培养难度大;三是团队影响力较小,研究领域泛,主动变轨慢,发展潜力待提升。

如何破解难题?朱光有院长提出了“五要”工作要求,一是要把准学科建设定位,支持学校冲击学科建设“双一流”的总体目标,首先要提升干部领导的管理能力,院领导班子分工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院领导强院作用,系、中心主任定位、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进一步压实,团队负责人权利责任进一步落实、对标对表时间路线图。二是要聚焦智慧油田与数字地球(开发地质)、细粒沉积学、页岩油与煤岩气(非常规油气)、万米深地与深海(传统石油地质学发展方向)、鄂西页岩气、工程地质方向,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理论技术落实落地,实现有效转化,谋划国家奖励。三是要强化基础,开辟新赛道,鼓励学术性探索、聚焦机理性研究,探索人工智能研究范式变革,夯实石油地质新发展方向的基础研究,注重成果的普适性应用,能够真解决问题,要加强学院学术氛围建设,采取措施鼓励师生参与海内外学术活动,院领导带领相关团队到油田交流,推动合作。四是要更加开放,深入油田生产现场挖掘问题,深入不同实验室探索问题,柔性引进优质人才与技术,及时掌握行业进展,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发掘校友资源,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人人都要做引才大使、形象大使。年轻教师要能安心做十年磨一剑的研究,学院要充分给予年轻教师支持,把人才用好、留住,才能在未来学科竞争中站稳脚跟,对青年人才既要严管又要厚爱,既要出题也要答题,学院要完善团队+个体评价机制,差异化评价与个性化培养并重。五是要构建生态,打造人人都是宝,人人都是力量的用人氛围,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厚植“尊重人才、崇尚创新、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氛围,打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干事、人人能成事的氛围。

朱光有指出,后半年重点任务规划总体思路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要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学院重点任务是要对传统优势领域研究继续挖潜,新兴领域培育壮大,未来方向布局发展战略引领,必须展现出作为长大排头兵学院的担当,一是夯实学院发展基础,二是明确学院创新方向,三是统筹用好发展资源,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布局,五是营造创新奋进氛围。要把握好国家专项,制定系列管理办法落实本研学生培养,加强组织产出高水平论文,发挥学院人事人才委员会功能,助力青年人才培养,完善制度,修订实验室建设与开放管理办法,要制定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朱光有强调,学院要积极鼓励,加速推动学科发展,开辟第三增长曲线——推进“人工智能+”的模式,扩大全院未来发展创新增长点,要以“学科发展是硬道理、国家纵向项目是硬要求、完成考核指标是真本事、青年人才成长见成效是真功夫”的工作标准,高质量做好人才、项目、奖励申报工作。尤其是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学术影响、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坚持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激活力、增动能,长远谋划学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奋力完成全年考核目标和改革发展任务,为学校提出的“六个倍增”做出实质性贡献。

朱光有最后强调,地球科学学院75年发展壮大,除了依靠坚实的学校资源基础和系统的学科发展规划布局、管理经验外,更在于一代代地科人接续奋斗、苦干实干。未来,面对更加残酷的竞争,学院要持续高质量攀登,更需要大的干劲,更足自我革命的勇气,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让“有为者有资源有平台”,推动形成全院上下力戒空谈、崇尚实干、干出成效、尊重劳动的干事氛围。要坚持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激活力、增动能,长远谋划学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奋力完成全年考核目标和改革发展任务,打造百年名院。

党委书记杨全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干部教师素质提升,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二是抓好统筹结合,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高质量编写十五五发展规划;三是抓好工作落实,干好工作的关键在实干,根本在落实,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学院改革发展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提升决策力;各系和中心主任、支部书记、副主任、科室长要充分发挥学院“关键少数”作用,提升执行力,永葆攻坚克难的实干劲头;全体教职员工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提升行动力,自觉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作为学校的龙头学院之一,要在学校当好“五个排头兵”,一是要雷厉风行讲效率,在紧抓快干、精益求精上当好学校的排头兵;二是要崇尚实干讲担当,在务实重行、善作善成上当好学校的排头兵;三是要无怨无悔讲奉献,在勤勉敬业、竭心尽力上当好学校的排头兵;四是要精诚合作讲团结,在勠力同心、和谐共事上当好排头兵;五是要筑牢底线讲廉洁,在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上当好学校的排头兵。

会议最后,杨全辉带领全院教职工进行了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了省纪委办公厅关于 5起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典型问题的通报,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国庆假期安全教育。

(审核 杨全辉 朱光有 编辑 韩静)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