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月)近日,第三十四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颁奖大会共授予孙越崎能源大奖4名、青年科技奖20名、优秀学生奖181名、家乡教育奖8名。我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2021级本科生)陈思钰荣获“优秀学生奖”。
自入学以来,陈思钰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必修平均绩点年级第一、综合成绩专业第一、复试第一名推免至本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她在学生工作中尽职尽责,先后担任班级副班长兼心育委员、书画协会培训中心主任、楼层长、校安全文明教育委员会安教部副部长、新生班导,曾是湖北省高校书画篆刻联会理事会骨干,牵头组织20余场活动,受邀参与学院心理委员座谈会及中国地质大学“寻找李四光”活动等,尽显责任担当。
科研领域,陈思钰先后参与大创项目《湖泊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特征及古环境的响应》、“挑战杯”揭榜挂帅项目《二氧化碳在陆相页岩中的驱油与封存》,累计发表论文6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SCI论文2篇。她还积极参与“深部过程与表层系统耦合作用”前沿论坛、细粒沉积高端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在第一届国际生物沉积学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等场合完成展板报告,在第八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学术论坛进行口头汇报,学术视野开阔。
竞赛与实践中,陈思钰屡创佳绩:获第七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本科生单项组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标本鉴定”一等奖及“地质技能综合应用”二等奖,还在“楚风杯”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全国硬笔书法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获长江大学摄影比赛一等奖、学院英语朗读比赛二等奖等荣誉,累计获奖30余项,实现“专业+特长”全面发展。志愿服务方面,她践行“以行动践初心”的信条,参与潜江市及校区疫情防控、留守儿童关爱计划、姚家岭小学支教、校园环境美化、献血服务等活动,累计服务超百余小时。
凭借全方位表现,陈思钰先后荣获李建华一等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获评“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心育干部”“优秀本科毕业生”称号。未来,她将继续以孙越崎先生为榜样,秉承“求实 进取 创业 报国”精神,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深耕油气地质科研领域,持续探索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方向,为油气勘探事业贡献力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导师高度重视优秀研究生综合能力锻炼,通过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完善导师制、举办学科竞赛等举措,为学子成长提供优质环境。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各类高水平奖项为牵引,激励更多学生传承地质精神,在资源与能源领域深耕细作,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简介: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于1992年10月16日建立。基金是为了纪念当代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70多年来为中国工矿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由朱学范、钱伟长、程思远等20位知名人士及能源界领导倡议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基金的宗旨是支持和资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动、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中国能源科技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后备人才的成长,以实现孙越崎先生发展科技教育、振兴中华的宏伟愿望。基金设能源科技奖,包括能源大奖、优秀青年科技奖两个奖项。另设煤炭、石油高等院校优秀学生奖及家乡教育奖。每年评审、颁奖一次,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审定首批获准登记设立的26项社会力量办奖的奖项之一。
(编辑 黄月 审核 朱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