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邢佰诗 刘佳琪/摄)3月17日9时,武汉校区实验楼A403室举办了“青年导师说”第九期:矿物岩石鉴定分享会。
“三大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鉴别岩石有什么技巧?”“如何正确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围绕同学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老师们依次登台,从不同类别的岩石和矿物展开讲授。高洁老师以《常见造岩矿物鉴定技巧》为题,从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入手,讲解标本鉴定的思路、三大岩中的矿物以及矿物的鉴定特点,深入浅出向同学们传授了系统性鉴定造岩矿物的有效方法。

郭晋威老师以《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鉴定要点》为例,讲述手标本描述的核心要素,带领同学们观察不同矿物颜色、速率和颗粒大小,归纳岩石的特征,生动讲解了常见岩浆岩与变质岩的鉴定技巧。

徐艳霞老师以《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类)鉴定技巧》为题,解释了地球上三大岩类与岩石循环过程,着重讲解了碎屑岩的成分、构造及观察方法,并带领同学们现场识别一系列砂岩手标本。
胡九珍老师就《沉积岩(碳酸盐岩类)鉴定技巧》主题,以实验室大量的真实标本为例,亲自示范如何从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等方面对碳酸盐岩手标本进行观察与描述。


在随后的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纷纷提出自己在实际鉴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位老师耐心倾听,逐个解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探索热情。



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自己对矿物岩石鉴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学院能持续开展类似的专业知识科普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又为我们参加考研复试提供重要指导。”

未来,地球科学学院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需求,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行。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编辑 黄瑱 审核 冯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