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党宇烁)为提升学生野外实践能力,促进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相融合,7月26日至28日,由我院薛阳老师带队,地质(工程)22301班党宇烁、全嘉敏、范志勇和郭如四位同学组成的“岩行长江”实践小队,赴重庆市万州区开展地质野外实践。

7月27日上午,在薛阳老师带领下,队员们首站抵达塘角1号滑坡点,现场观察滑坡体的形态特征、土壤结构及周边地质环境,并结合地质工程知识进行分析。观察中,队员们发现远处山坡存在一片潮湿区域,尽管近期无雨,仍明显湿润。薛阳老师及时解答:“这是山体出露的地下水,正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支持后续研究,小队在该处采集约15千克土样。

当日下午,小队转至麻柳林滑坡区域继续考察。薛阳老师引导大家思考滑坡的实际危害,党宇烁说:“滑坡会导致房屋倒塌,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郭如补充道:“还会破坏农田和道路,造成公共财产损失。”随后,团队赴长江沿岸开展地质—水体关联调研,并采集四瓶水样。

本次实践将课堂延伸至野外一线,助力同学们深化专业认知。在体感43℃的高温中坚持野外作业,不仅锤炼了大家的意志,也深化了对野外工作艰苦性与重要性的理解。实践团队将于返校后对土样、水样进行系统实验与分析,进一步总结研学成果,切实提升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
(编辑 郭霖 审核 朱光有 冯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