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工作  >  正文

地科院地质学硕士周雅茹在古生物学期刊《PalaeontographicaAbteilungA》上发表论文建立直翅目短脉螽新物种

时间:2024-12-10   来源:    访问量: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周雅茹在肖传桃教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许春鹏博士的共同指导下,在地球科学与古生物学领域期刊《PalaeontographicaAbteilungA》上发表题为“Anew species of genusProbaisselcana (Orthoptera:Elcanidae) from mid-Cretaceous Kachin amber of northern Myanma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以一块保存有短脉螽新物种的琥珀化石标本为研究对象,该标本产自缅甸克钦地区胡康河谷地区,通过U-Pb锆石定年法确认其时代大致属于晚白垩世的塞诺曼阶(Cenomanian)早期,此时期也正是短脉螽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通过对该标本开展全面的显微成像分析和系统分类学工作,详细探究了其翅脉和身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其归于短脉螽亚科Elcaninae(直翅目Orthoptera:短脉螽总科Elcanoidea:短脉螽科Elcanidae)中的属Probaisselcana,并建立一新种,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图1,图2,图3)。本研究还对对所有已报道的短脉螽亚科化石记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包括17属54种(表1)。

此外,此枚雌性标本还保存有结构完好的产卵器。因此本研究梳理总结了已报道的所有短脉螽产卵器结构,共14种(表2),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形态功能学分析工作。本研究分析总结出短脉螽演化有至少两种类型的产卵器结构:短镰刀状和长针状。短镰刀状产卵器一般适用于在树皮上产卵,而长针状产卵器则更适合在土壤中产卵。结果表明早在中生代时期,短脉螽就已经适应了比较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类群可以在树皮和土壤两种类型的环境中产卵。

国际期刊《PalaeontographicaAbteilungA》创刊于1846年,由Schweizerbart出版,主要涉及地球科学、古生物学、考古学、生物分类学等主题,是国际上历史悠久、影响力较高的经典古生物学期刊之一,曾多次被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列为古生物学1区和TOP期刊。

论文链接:

https://www.schweizerbart.de/papers/pala/detail/prepub/106077/A_new_species_of_genus_Probaisselcana_Orthoptera_Elcanidae_from_mid_Cretaceous_Kachin_amber_of_northern_Myanmar


图1(A)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正模标本腹视图;(B)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正模标本背视图。比例尺=2mm


图2(A)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头部和前胸背板腹视图;(B)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右后足及腹部产卵器细节图。比例尺=2mm


图3(A)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左前翅水平翻转图;(B)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左前翅水平翻转线描图;(C)Probaisselcanakachinensis左前翅前部水平翻转细节图。

比例尺=1mm

表1 短脉螽亚科Elcaninae已知属种表


表2 短脉螽总科Elcanoidea中保存的产卵器


图4 论文首页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