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学院硕士生于星在《断块油气田》发表题为“东非海岸盆地第四系深水沉积特征、过程及沉积模式”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生于星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李华为通讯作者。
东非海岸盆地深水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深部地层,缺乏对第四系深水沉积的研究。文中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东非坦桑尼亚和鲁伍马盆地第四系深水区的深水沉积开展研究,查明了沉积类型,划分了沉积单元,对深水沉积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研究区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等深流沉积、等深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沉积,分为峡谷、水道、漂积体及块状搬运复合体4种沉积单元。2)研究区深水沉积由北至南差异明显,坦中地区深水沉积规模较大,主要发育重力流水道及丘状漂积体;坦南地区发育峡谷,深水沉积规模整体较小;鲁北地区深水沉积规模较大,发育有峡谷、水道及席状漂积体。3)海底地形的差异导致坦中地区的重力流能量较弱,坦南地区和鲁北地区的重力流能量较强;在海底地貌的限制下,等深流沉积在坦中地区形成丘状漂积体,在鲁北地区形成席状漂积体;坦中南部的等深流与重力流发生交互作用,发育向南迁移的侧向迁移水道。
论文链接:DOI:10.6056/dkyqt202402010
![](/__local/6/C2/1C/ACC772400B29F6A116E96592741_D704A90B_9EBDA.png)
图1 东非海岸盆地第四系深水沉积平面展布特征
表1 研究区深水重力流沉积要素差异对比
![](/__local/E/E3/A2/B9C2507698E630A63785116F24C_534ED4BA_9FDF8.png)
![](/__local/9/0F/A6/134346F1D3E7EAEA55EE656BE91_2234EEBE_1AB38D.png)
图2 论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