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姚凤南在《断块油气田》发表题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中-晚奥陶世沉积环境演化”的研究论文(图1)。姚凤南为第一作者,其导师李华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图1.文章首页截图
对桌子山地区开展野外露头实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前人已得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该区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1)桌子山地区共划分出9种岩相4种岩相组合,根据成因分析得出4种主要的沉积类型:浅水台地沉积、等深流沉积、重力流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2)桌子山组时期,海平面最低,古盐度较低,气候干热;克里摩里组时期,海平面持续上升,古盐度高,古水深大,气候湿热;乌拉力克组时期,海平面趋于平稳,气候向干热转变,古盐度变低;拉什仲组时期,海平面大幅下降,古盐度降低(图2)。

图2.鄂尔多斯西缘桌子山地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相序列与垂向叠置模式
3)桌子山组以浅水台地沉积为主,受高温、低海平面影响,发育了一套巨厚的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克里摩里组以等深流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为主,部分发育重力流沉积,等深流水团因海平面和温度波动导致其驱动强度发生变化,发育了薄—中层深灰色泥晶灰岩夹深黑色泥岩;乌拉力克组主要发育深水原地沉积,伴有碎屑流沉积,受高海平面影响,水体稳定,以细粒沉积为主;拉什仲组发育浊流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受海平面下降影响,重力流沿斜坡向下搬运物源并发育一套灰绿色砂岩(图3)。

图3.鄂尔多斯西缘桌子山地区中奥陶世沉积模式
论文信息:姚凤南,李华,何幼斌,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中—晚奥陶世沉积环境演化[J].断块油气田,2025,32(04):581-588.
参考文献:
付金华,郑聪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古地理学报[J],2001,(4): 25-34.
郭彦如,赵振宇,徐旺林,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J].沉积学报,2014,32(1):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