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刘少华副教授做客地球科学学院2024-2025学年“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十三讲

时间:2025-03-14   来源:    访问量:

(通讯员 刘少华)2月28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院“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讲在石油科技大楼C305会议室顺利举行。刘少华副教授以《基于GIS的土壤类型制图相关技术》为主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分享,吸引了学院内外众多师生参与。

刘少华副教授围绕土壤类型制图的技术原理、方法体系与实践应用展开系统讲解。他首先从土壤类型变化的驱动因素切入,分析了土地利用变更、气候变化及人为干预对土壤类型演化的影响,并结合数据与历史土壤图的空间叠加技术,阐释了GIS在提取土壤类型可能改变区中的关键作用。针对土壤类型可能改变区的地块筛选流程,详细解读了基于GIS的地块归并、图斑筛选及信息提取方法,并以“水改旱”“旱改水”等典型案例演示了空间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土壤类型制图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环境协同变量的构建与随机森林模型的应用。他强调,高分辨率地形数据、遥感光谱特征及历史土地利用动态变量是提升制图精度的核心要素,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土种空间分布的精准推测与边界优化。此外,他还分享了野外校核的技术要点,包括代表性路线设计、检查点设置及虚点补充方法,强调“人机结合”对验证制图结果的重要性。

谈及未来发展方向,刘老师指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建模与精细化制图将是土壤类型研究的趋势。他建议青年学者关注AI算法与GIS技术的深度结合,同时加强实地调查与模型模拟的联动,以服务国家土壤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需求。

讲座现场互动频繁,与会师生就“小图斑合并算法”“不确定性评估”等技术与刘老师展开热烈讨论。刘老师鼓励同学们夯实GIS技术基础,勇于探索交叉学科问题,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土壤问题的“利器”,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贡献力量。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