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云鹏)11月7日上午,地球科学学院2025-2026学年“求实导师学术沙龙”讲座在实验楼A418顺利举行,地球科学学院杨云鹏特任副教授以“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动力机制与早期预警”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杨云鹏特任副教授首先阐述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基本定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趋势。他指出,此类泥石流不仅规模巨大、破坏力极强,同时还具有隐蔽性强和突发性高的特征。但目前对其动力形成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清晰,尤其缺乏对“形成-运动-成灾”全过程的有效监测手段,导致预警预报精度不足,严重制约了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效。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在白龙江流域针对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结合室内外物理模型试验与长期野外观测,以水土物质运移及其诱发的地震动响应特征为核心,深入揭示堰塞体溃决—解体过程中的物质输移机理与泥石流启动的临界条件,阐明溃决型泥石流的冲击动力学特性与堵江成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地震动信号的泥石流监测预警与动力参数反演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