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
地球科学学院网站内搜索
|
![]() |
当前位置:
团学联合
- 搜索结果
|
1 [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大纲
(2018年10月19日)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60 实验学时 12 修读对象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学专业、地球化学、石油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矿物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油层物理 执 笔 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作用与任务是: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 |
1 [刘学锋教授]
刘学锋
(2018年10月19日)
一、个人简介 刘学锋,男,1967年2月生,教授,博士。1988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学三维建模与可视化、遥感基础与遥感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主持上海市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大气程辐射遥感图像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信息提取研究 |
1 [刘少华讲师]
刘少华讲师
(2018年10月19日)
一、个人简介 刘少华:1976年生,讲师,在读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特别是GIS三维建模、数字地面模型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EI收录3篇,其中第一作者20余篇,并出版教材1部,2007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 |
1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2018年10月19日)
近五年来,课程组主讲教师分别主讲了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工程专业的《遥感技术》及部分研究生课程,圆满完成了教学内容,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及同行对教师讲课的评估值高出全系平均值,在全校教师排名中位居前列。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分近三年平均为87.1;同行专家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分近三年平均为89.4。近五年课程小组教师共有1人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5人次获系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近五年 |
1 [教研论文]
教研论文
(2018年10月19日)
课程建设项目组成员近五年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刘学锋,何贞铭,陈华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系列课程教学的规划与设计,《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8月教学研究专刊 2.刘学锋,陈波,何贞铭,李功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规划与设计,《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第4期 3.刘学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年第4期 |
1 [首页-课件]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长江大学精品课程...
(2018年10月22日)
教学课件 绪论 (课件) 第一章 钻井地质 (课件) (教案) 第二章 油气水层测井解释与地层测试 (课件) (教案) 第三章 地层对比 (课件) (教案) 第四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 (课件) (教案) 第五章 地下储层研究 (课件) (教案) |
1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2018年10月22日)
第一章 钻井地质 第六章 油藏评价与开发... 第二章 油气水层的测井... 第七章 注水开发油田动... 第三章 油气田地下地层 第八章 油藏开发中的地... 第四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 第九章 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第五章 油气田地下储层... 第十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 |
1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2018年10月23日)
前身是《油矿地质学》,由前苏联著名地质学家П.П.札巴林斯基首次将《油矿地质学》引入我国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中。50年来,一直作为石油地质专业的2大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体系也一直沿用前苏联的课程体系。美国称之为《地下地质学》(L. W.Leroy,1949)或《开发地质学》(P. A. 迪基,1979),其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油田实习两大部分,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油田实践1周。上世纪90年代 |
1 [课程特点]
课程特点
(2018年10月23日)
⑴综合性强。课程充分利用已学的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技术综合解决油气田地下地质问题,教学中将已学课程内容融为一体,知识结构和问题解决方案为线索,力图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弄清各课程在知识体系中位置。课程讲授中以知识体系为格架分模块化教学,强调各部分关系,让学生充分理解各部分及各学科知识在本课程中的融合。 ⑵实用性高。课程是教会学生地下地质分析的方法,是地质学生谋生的手段的发展的基础 |
1 [支撑学科]
支撑学科
(2018年10月23日)
本科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支撑专业为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始建于 1950 年的北京石油勘探专科学校“石油地质勘查”专业,伴随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条件。本专业毕业了大批的杰出校友,如校友王铁冠教授于 200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理学专业地质学(石油地质方向)、地球化学(油气方向)都开设有本课程,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每年9-12个班(正常 |
1 [林小云]
林小云
(2018年10月23日)
1、基本情况 林小云,女,1965年5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系主任。 1987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系,石油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8年12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 |
1 [王湘平]
王湘平
(2018年10月23日)
1 、基本情况 王湘平,男, 1966年8月生, 1987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石油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油田地质、油气藏描述、录井技术研究 联系电话:0716-8060436 通信地址: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邮编:434023 E-mail: hfsoftwxp@163.com 2 、教学情况 2.1 主讲课程 (1)《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资源勘查工程 |
1 [尹艳树]
尹艳树
(2018年10月23日)
1、基本情况 尹艳树,男,1978年8月出生,副教授,博士。 2000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石油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3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 2006年7月-长江大学工作。 2009年05月晋升为 |
1 [李少华]
李少华
(2018年10月23日)
1、基本情况 李少华 ,男,1972年8月生,副教授,博士 1994年在江汉石油学院获石油地质学士学位 1994-1995年在江汉石油学院脱产进修计算机专业 2000年6月在江汉石油学院获沉积学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7月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1995-1997年任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任助教 2003-2004年任长江大学讲师 2004年9月自今任长江大学副教授 2 、教学情况 |
1 [江山]
江山
(2018年10月23日)
1 、基本情况 江山,男,1979年7月出生,博士,讲师,中共党员。现任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师。 2001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查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2007年7月晋升为讲师。 研究 |
共有 4,12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76 页 当前第 14 页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邮编4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