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地球科学学院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团学联合 - 搜索结果
1 [科普工作]  地科院硕士研究生王嘉宁在《Frontie...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嘉宁在《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上发表题目为“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of thin-layer beach bar sand bodies in the G oilfield, Niger”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王嘉宁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尹艳树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综合利用钻井、地震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王健在《Journal of Asian ...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王健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发表题为“Oil-source correlations and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n oil sands in the Carboniferous Yanghugou Formation in the Shajingzi area, Ordos Basin, China”的研究论文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教师刘显凤在《LITHOSPHERE...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教师刘显凤在《LITHOSPHERE》上发表题为“Two-Stage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Enrichment Mode of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ern China”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教师刘显凤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梁祎琳为通讯

1 [学术沙龙]  孙中恒特任副教授做客地球科学学院2... (2024年12月26日)
(通讯员 陈馥涵)为促进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2024年12月21日,“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在石油科技大楼举行,地球科学学院石油系特任副教授孙中恒围绕“渤海海域古近系源汇系统”主题作交流分享。 孙中恒特任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源汇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然后讨论了当前国内外源汇系统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然后重点阐述了洋陆边缘盆地源汇系统和陆相盆地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硕士生余光展在《吉林大学...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硕士生余光展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上发表题为“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评价”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生余光展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王健为通讯作者。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次采用氮气吸附、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研究研究区长7段致密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王健在《Frontiers in Eart...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王健在《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发表题为“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mbrian bitumen and Cambrian-Ordovician source rocks in the Keping area, NW Tarim Basin”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教师王健为通讯作者。 塔里木盆地柯坪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硕士生吴文杰在《PLOSONE》...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硕士生吴文杰在《PLOSONE》发表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inclusions in chang 7 member and shale oil accumulation stages in Zhijing-Ansai area, Ordos Basin”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生吴文杰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王健为通讯作者。 为了进一步

1 [学术动态]  地学之光第382讲 (2024年12月26日)


1 [学术沙龙]  高达教授做客地球科学学院2024-2025... (2024年12月27日)
(通讯员 方畅)为活跃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12月24日上午,我院“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七讲在石油科技大楼C306举办。高达老师以“碳酸盐岩微相与高频层序”为主题做报告,黄云飞和罗水亮两位教师及35名学生参会交流。 讲座围绕碳酸盐岩微相与高频层序的基本原理、研究实例、控制因素以及储层影响四个方面展开。高老师深入解析了微相研究在碳酸盐岩沉积相分析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博士李越哲在《河南理工大... (2024年12月27日)
地科学院博士生李越哲在《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题为《南堡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综合识别及分布预测》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生李越哲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殷杰为通讯作者。 论文针对南堡凹陷烃源岩在不同次凹中具有明显非均质性这一问题,深入开展烃源岩层系识别与分布预测研究。选取对有机质较敏感的测井曲线,对研究区不同沉积相带采用Δlg R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建立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硕士生陈雨霖在《EPISODES...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硕士生陈雨霖在《EPISODES》上发表题为“Fluid inclusion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tages of the Chang 73 sub-member in the Zhijing-Ansai area in the Ordos Basin”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生陈雨霖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吴楠为通讯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博士生梁祎琳在《LITHOSPHE... (2024年12月26日)
地科学院博士生梁祎琳在《LITHOSPHERE》上发表题为“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Controlled by Overpressure Evolution in the Kelasu Thrust Belt of the Kuqa Depression, NW China”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生梁祎琳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地信系硕士张文文在《资源... (2024年12月27日)
地科学院张文文在《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表题为“基于航空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研究”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教师雷中英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通过1995、2000、2005、2010、2015、2019年中国航空统计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性和一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博士生王博宇在《中国科技... (2024年12月27日)
地科学院博士生王博宇在《中国科技论文》上发表题为《科特迪瓦盆地下白垩统阿尔布阶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生王博宇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王振奇为通讯作者。 科特迪瓦盆地是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之一,基于钻井、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对区内白垩系湖相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有机碳法建立白垩系烃源岩总有机碳定量预测模型,厘定了烃源岩地震反射

1 [科普工作]  地科学院硕士生袁朱晔斐在《吉林大... (2024年12月27日)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研究生袁朱晔斐在《吉林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题为“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南北断阶带古近系 陵水组三段天然气差异富集机理”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生袁朱斐晔为论文第一作者,教师田杨为通讯作者。 该论文综合测井、地震、地球化学 等资料,开展陵水组三段天然气富集静态要素对比研究,并结合盆地模拟技术,阐明天然气动态成藏的差异性,总结其主要控制因素。分析宝岛凹陷

共有 3,92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62 页   当前第 175 页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邮编4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