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地球科学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院师生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时间:2025-08-26   来源:    访问量:

(通讯员 李纾羽)第十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成功举办。我校何幼斌、罗顺社、李华、罗进雄和胡光明5位教师以及硕、博研究生吴吉泽、姚凤南、李纾羽、郭濛濛、王丽娟、邓春燕、马银银、王玉苗、吴湘和陈馥涵等十八人参加会议。与会师生积极参与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展现了我校在沉积学与古地理学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良好风貌。

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ISP)、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SEPM( 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 )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和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等单位承办,我校是协办单位之一。本次大会以“迈进数智化时代的古地理学与沉积学”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呈现了一场高水准学术盛宴。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大会包括大会学术报告、分会场专题学术报告、展板和会后地质考察等学术交流环节,其中大会学术报告17个、15个专题分会场、210多个学术报告和70余幅展板展示,涵盖沉积学进展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沉积地球化学、生物古地理、构造古地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重要方向,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

何幼斌教授受邀作了大会学术报告,就深水沉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作了深刻分析与思考,引发与会学者的广泛共鸣。李华教授、胡光明教授和罗顺社教授分别在三个分会场作了主题报告。李华教授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奥陶系克里摩里组中发现的等深岩丘为例,系统介绍了该沉积构造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重要地质意义,为相关区域的沉积环境分析提供了新依据。胡光明教授通过高精度物理模拟实验,直观演示了叠覆式浅水扇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并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沉积体系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撑。罗顺社教授对柯克亚周缘石炭-二叠系的构造沉积旋回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揭示了该地区构造—沉积演化的阶段性规律。四位老师的报告内容充实、方法多样,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沉积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本次盛会,共进行分会场口头报告14场,展示海报3张,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沉积学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良好精神风貌。经大会评审,我校研究生李纾羽与郭濛濛荣获“优秀青年论文奖”,展现出优秀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会议期间,罗顺社、胡光明、罗进雄等教师还访问了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砾岩油藏重点实验室。此次访问不仅深入了解了油田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创新实践,更有力促进了校企双方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通过实地调研,教师们进一步掌握了行业前沿动态和重大需求,为后续产学研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交流对推动校企资源互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教师访问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砾岩油藏重点实验室

下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由云南大学承办。云南大学代表、我校优秀毕业生地质学专业2006级毕业生许欢代表下届会议承办单位发言,期待2027年在昆明能汇聚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继续围绕前沿议题开展深入研讨,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推动学科繁荣与创新发展。在昆明的四季花海中,再谱学术交流的新篇章!

(审核 朱光有 编辑 韩静)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