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地球科学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科学院大三学生冉倍在《地质科技通报》发表论文

时间:2025-08-28   来源:    访问量:

地球科学学院22级本科生冉倍在核心期刊《地质科技通报》上发表了题为《早志留世华南扬子地区大陆风化作用与上升洋流演化及其对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指示》的论文(共20页)。本科生冉倍为论文第一作者,其导师杨向荣为通讯作者。文章重点讨论了大陆风化作用与上升洋流影响下,早志留世华南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图1 论文首页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其具有自生自储、大面积连续成藏的特点,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高碳泥页岩中。页岩中有机质含量是决定页岩生烃、储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明确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机制对于优选页岩气有利区具有决定性作用。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转折期,中国华南扬子地区广泛发育了一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目前,研究认为华南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古海洋生产力与氧化还原条件两个方面控制,而近些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重大地质事件是影响扬子海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驱动因素,例如大陆风化作用、上升洋流、火山活动对高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气候变冷、海平面降低则导致了海洋的富氧。针对早志留世华南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为大陆风化作用或上升洋流仍旧存在争论,并且针对不同区域大陆风化作用与上升洋流的差异对比,及其对整个区域上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图2(A)龙马溪组早期页岩沉积模式图;(B)龙马溪组晚期页岩沉积模式图

本文以布拖地区布地1井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球化学的方法重建了早志留世古气候和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在龙马溪组沉积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展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而水动力条件总体处于停滞局限的状态。研究发现龙马溪组早期伴随赫南特冰期的结束,全球气候变暖,冰盖消融促进了河流径流量增加,进而增强了物理剥蚀速率和化学风化速率,并导致了该时期表层海洋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此外,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沉积存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的差异性。在时间序列上主要受到强烈气候波动影响下的大陆风化作用演化影响,即龙马溪组早期强烈的化学风化速率促进了有机质的富集;而在空间尺度上与扬子地区的上升洋流强度有关,即在扬子海外陆棚地区强烈的上升洋流促进了有机质和有机硅的富集。

论文链接:https://link.cnki.net/urlid/42.1904.P.20250218.1019.001

第一作者简介:冉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资工(石油之光)22201班学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