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工作  >  正文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国文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2025-11-18   来源:    访问量:

(通讯员 刘国文)2025年11月16日上午,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国文的学位论文答辩在石油科技大楼C201顺利举行。答辩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组成,中国地质大学杨香华教授担任主席,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罗忠辉教授,长江大学博导汤济广教授、谢锐杰教授、李涛副教授担任委员,李涛兼任答辩秘书。

刘国文的学位论文题为《基于岩心CT扫描致密储层井筒套变预警方法》,在导师胡望水教授的指导下,针对页岩岩心内部的微观裂隙与非均质结构显著影响井周应力分布和变形模式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模型中矿物组分及井筒-水泥环-套管-矿物-孔隙、裂缝系统相应的力学参数进行实验获取,并在模型中实现多介质耦合体系。利用有限元前处理平台对复杂数字岩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包含微细孔隙和裂缝的复杂几何结构,采用几何清理、分区划分等策略提高网格质量,利用网格工具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与修复。生成的高质量单元网格模型被导入有限元求解器,用于后续井筒载荷响应模拟分析。

建立地层—水泥环—套管—矿物—孔隙、裂缝力学分析模型。针对页岩油气井地层外载力对井筒的多种应力影响进行仿真建模。了解井筒在地下应力分布,对井筒破坏程度。了解地层中岩石塑性和脆性所影响的套管套变问题,地应力、岩石力学性质、地层断层活动、地壳运动、地层多种非均质性等因素都会使套管产生形变,弯曲错断变形。地应力对套管外载荷一个压力往往是不均匀的,这些不均匀因素与孔隙、裂缝、基质和矿物相关,通过CT扫描获取岩心数据符合真实地层环境,利用有限元网格技术真实还原井筒套变力学模拟对套管外载荷分布和套管周边环境进行机理研究,还充分考虑了孔隙、裂缝、矿物对套管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建立全直径数字岩心仿真建模,观察井筒套变位移特征及静力学分析云图特征对套管的影响,为油田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套变瓶颈问题及世界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经评议,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刘国文的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审核 胡望水 吴楠)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