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学院黄云飞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转折期生物灭绝与生物复苏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蒋佳在古生物学领域核心期刊《微体古生物学报》上发表题为“江西上栗枣木剖面晚二叠世末牙形石与有孔虫生物地层研究”的研究论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蒋佳为论文第一作者,黄云飞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032, 42030513, 41562002)资助。
该研究对江西上栗县枣木剖面二叠系-三叠系剖面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研究工作,共挑选出牙形石化石标本115枚,鉴定为2属9种;岩石薄片中识别出可鉴定有孔虫化石150枚,其中非䗴有孔虫98枚,䗴类有孔虫52枚,经鉴定得到12属21种,包括非䗴有孔虫9属15种,䗴类有孔虫3属6种。生物地层方面,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和Clarkina yini带,同时建立了一个有孔虫Palaeofusulina sinensis带,时间均为晚二叠世Changhsingian期末期。枣木剖面长兴组上部生屑含量丰富,在第15层顶部骤降,为晚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灭绝的主灭绝线,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则可能位于第17-18层。
论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VUvWpoE9A3Je36iAhxYJ7m_gB5fwM0VRLmNaGkNPZumnP6S-3trId_7Bfm0pfB4t5cX_OPKPoHiqrsx-WrdE0nwJOzJsD57YwPBZi7ElrZNI-WHGNSHnwVsdLb9XCBvfoZGL75NFWNfa-4wv-4T_QmHtIGB3FwGqfJllGvI4am-OIDRFnv3wn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枣木剖面晚二叠世长兴期牙形石化石

论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