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2025年4月6日星期日8:46:24

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韩登林教授做客地球科学学院2024-2025学年“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二十三讲

时间:2025-03-28   来源:    访问量:

(通讯员 王丽娟)3月26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院在石油科技大楼C2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求实导师学术沙龙”活动。韩登林教授以《数字岩心技术在复杂含油气储层中的应用》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岩心技术在中国西部盆地储层分析中的具体应用,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在提高地质勘探精度、优化油气开发决策中的实际价值。

韩登林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各种数字岩心手段,如微米CT、矿物电镜扫描、Maps扫描、FIB-SEM扫描等。基于数字岩心技术可以辅助获得研究区的地质成因信息、岩石物理信息与基于物理结构的孔隙尺度流体流动模型。再结合具体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1.准噶尔盆地玛湖坳陷北斜坡近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他强调,该地区储集空间的类型与孔隙度密切相关,但与渗透率(即渗流性能)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以收缩孔为代表的特殊孔隙类型,即便孔隙体积较小,但能够明显提升储层的渗流性能。2.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挠曲盆地孔缝型深层碎屑岩储层。深层储集层孔喉复杂特征,会对于其敏感性的类型及效应产生特殊的影响,需要围绕以孔喉特征宏微观变化为核心的不同岩性、不同物性的敏感性机理分析。数字表征的优势体现在对任意岩石样品进行无损扫描分析,从而能够更便捷地得到传统实验手段较难获取的极微观参数,建立一体化的储层孔喉结构数据库。此外,他对未来3-5年内将储层微观结构演化及数字表征实验室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充满信心,并相信这一平台将在储层微观结构演化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

本次“求实导师学术沙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吸引了学院对数字岩心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老师与同学们的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激发了与会师生之间的深入讨论与思维碰撞,大家在分享与交流中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启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邮编:430100

电子信箱:Geoscience@yangtzeu.edu.cn

学院办公室:  027-69111650          教学办公室 :  027-69111218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109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