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陈恭洋,男,1963年5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为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1984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石油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8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8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12月晋升为教授。
研究方向:油藏描述、油气综合勘探、油气资源评价。
联系电话:07168060343
通信地址: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地科学院 邮政编码:434023
2、近五年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本科生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和研究生的《地质统计学》、《石油资源定量评价与勘探决策》、《储层表征》等课程。每年指导本科生的油气田地下地质生产实习和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在教学中,注重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优良,曾被评为院级和系级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2.1 主讲课程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本科专业必修课 52学时 3届 共159人
(2)《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本科专业必修课 64学时 3届 共318人
(3)《油气地球化学》 本科专业选修课 32学时 1届 共30人
(4)《环境地球化学》 本科专业选修课 32学时 1届 共32人
(5)《石油资源定量评价与勘探决策》研究生选修课 40学时 1届 共26人
(6)《地质统计学》 研究生选修课 40学时 2届 共189人
2.2 实践教学
(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12周 5届 共41人
(2)油气田地下地质实习 4周 5届 共210人
2.3 指导研究生
(1)2005.9~2008.6,指导2005级研士研究生3人。
(2)2006.9~2009.6,指导2006级研士研究生4人。
(3)2007.9~2010.6,指导2007级研士研究生5人。
(4)2008.9~2011.6,指导2008级研士研究生6人。
(5)2009.9~2012.6,指导2009级研士研究生6人。
3、教学研究及教书育人
3.1 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
(1)1999~2000年,“石油地质学CAI系统”,原江汉石油学院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1)。
(2)2003~2004年,“《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长江大学资助项目(编号:JY0307),参加人(3)。
(3)2003~2007年,“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建设”,湖北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参加人(8)。
(4)2004~2006年,“《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长江大学及湖北省精品课程(编号:200788),项目负责人(2)。
(5)2004~2006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Y04020),参加人(3)。
(6)2005~2006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长江大学资助项目(编号:JY05016),项目负责人(1)。
(7)2005~2006年,“油气地质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2)。
(8)2006~2008年,“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长江大学资助项目(编号:JY06022),为主要研究人员(3)。
(9)2006~2010年,“地球科学学院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长江大学基础教学建设项目,负责人(2)。
(10)2007~2010年,“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0391),为主要研究人员(4)。
(11)2008~2011年,“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0829),为主要研究人员(6)。
(12)2004~2005年,《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1)。
(13)2004~2005年,《储层地质学》教材编写,长江大学资助项目,主编(1)。
(14)2006-2008年,《石油地质学概论》教材编写,长江大学立项教材,主编(2)。
(15)2006-2008年,《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教材编写,长江大学立项教材,主编(3)。
3.2 发表教研论文
林小云,陈恭洋,王振奇,刘建,尹太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9,6(4):323-324.
3.3 编写教材
(1)陈恭洋主编.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2)于兴河主编.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参编).
3.4 教学效果
用科学研究的思路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改教师教学的主要特点,其中必然结合大量的实例进行解剖。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用自己2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对油田生产实际的充分了解,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具体讲授内容,向学生充分介绍将来的工作情况,让学生明确油田企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结合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励学生热爱专业,树立刻苦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为国家建设出力。
2005年9月以来,担任资工1051、1052班班主任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经常利用班会形式与学生交流,采用个人有目的的交心谈心,坚持正面引导,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两个班在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首次通过率达40%以上,连续2年都在全年级获得奖学金第一。该教师被学生评选为2005年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获得2005~2006学年校级优秀班主任。
4、科研情况
主要从事油藏描述、油气综合勘探、油气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8项。出版专著4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2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校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4.1 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
(1)1999.6~2000.12,“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含煤建造特征与大中型气田关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2),37万。
(2)2000.3~2000.12,“胡41—胡83井区油藏精细描述”,湖北省计划指导项目,负责人(2),40万。
(3)2000.8~2001.3,“三轮油气资源评价项目管理和技术规范与实施方案研究”,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1),30万。
(4)2002.4~2003.3,“油气资源评价规范与评价标准研究”,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1),50万。
(5)2000.9~2001.12,“储层地质模型研究技术与应用”,湖北省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参加人,3万。
(6)2004.1~2005.6,“油气资源评价地质类比方法和参数体系研究”,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负责人(1),40万。
(7)2004.4~2005.5,“南堡凹陷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北京瑞德石油新技术公司项目,负责人(1),40万。
(8)2002.9~2003.2,“辛120—辛14南断块油藏描述及滚动勘探开发潜力研究”,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项目,负责人(1),33万。
(9)2001.12~2002.10,“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地质特征研究”,大港油田研究院项目,负责人(1),25.9万。
(10)2001.6~2002.6,“地层压力预测与监测软件研制及其在探井中的应用”,大港油田录井公司项目,负责人(1),13.5万。
(11)2005.5~2005.10,“杨米涧—化子坪地区储层横向预测及目标优选”,北京中科润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1),14万。
(12)2005.10~2006.4,“南堡凹陷油气勘探潜力综合评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负责人(1),19万。
(13)2006.4~2006.10,“Turgay盆地Doshan和Karanchy地区构造精细解释与目标评价”,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1),50万。
(14)2006.6~2006.11,“白于山井区地质建模与堡子湾地区长6砂体储层评价”,北京中科润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1),30万。
(15)2006.12~2007.10,“白豹—坪庄地区长6微观孔隙及渗流特征研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负责人(1),45万。
(16)2007.5~2007.12,“霸县文安城东地区东营组~沙一段沉积相及储层预测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项目负责人。
(17)2007.4~2008.4,“松辽盆地含CO2天然气刻度区解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负责人。
(18)2008.1~2010.4,“南海东部西江油田群薄油层评价及潜力研究”,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项目负责人。
4.2 主要著作
(1)陈恭洋.碎屑岩油气储层随机建模.地质出版社.2000.6.(40万字)
(2)钟宁宁,陈恭洋.煤系油气比分配控制因素及其与大中型气田的关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9.(本人承担15万字)
(3)李健,吴智勇,曾大乾,陈恭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9.(本人承担16万字)
(4)戴金星,钟宁宁,刘德汉,夏新宇,杨建业,汤达祯等著.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2.(编写第三、四章,P.66-116)
4.3 近几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陈恭洋,张遂.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实现江陵凹陷的勘探突破.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6(2),P.178-179.
(2)陈恭洋.地层压力综合预测与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6),P.290-292.
(3)陈恭洋.潜江凹陷南部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5,No.3,2003.9,P.15-17.EI收录.
(4)陈恭洋,何鲜,陶自强,刘树明.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古岩溶特征及储层评价.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0,Vol. 14, No.5,P.375-379.
(5)陈恭洋.油气勘探系统思维方法略论.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Vol.5, No.3,2003.9,P.19-20.
(6)陈恭洋,李忠权,陈景山.强中纬力作用下地球板块的运移.广西科学.Vol. 10, No.4,2003.11,P.292-295.
(7)陈恭洋,何鲜,刘树明,陶自强.千米桥碳酸盐岩古潜山裂缝预测.中国石油勘探.2003.9,P.87-92.
(8)陈恭洋,张永贵.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随机建模.天然气地球科学.Vol. 14, No.5,2003.10,P.389-392.
(9)陈恭洋.碎屑岩储层随机建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12,Vol. 23,No.4,P.1-4.EI收录.
(10)陈恭洋,陈波,钟宁宁.我国煤系地层层序特征与倾油气性的关系.天然气地质研究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9,P.146-155.
(11)徐忠美,陈恭洋.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及剩余油分布研究—以吐哈油田温西一区块为例.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6,No.2,2004.6.
(12)邓礼华,陈恭洋.Jason反演技术在港西地区储层横向预测中的应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6, No.2,2004.6.
(13)覃克,陈恭洋,魏雪莲.东辛油田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6, No.2,2004.6.
(14)董立生,陈恭洋,刘书会,王长江.波形分析技术在梁108地区沙四段薄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6, No.2,2004.6.
(16)赵晓丽,陈恭洋.水淹层地化评价技术在枣园油田的应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6,No.2,2004.6.
(17)吴志超,陈恭洋.利用综合录井色谱气测信息解释油气层.江汉石油学院学报.Vol.26,No.2,2004.6.
(18)向光芹,陈恭洋,吴东胜.温西一区块微构造图的编制及其应用.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3)
(19)李陶,陈恭洋.杨米涧—华子坪地区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内蒙古石化.2007,(3),P.191-192.
(20)林勇刚,陈恭洋,李陶,汪平.低幅度构造油藏滚动勘探开发及储层横向预测——以陆梁油田陆9~陆22井区为例.内蒙古石化.2007,(3),P.206-209.
5、获奖情况
5.1 教学获奖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获2008年长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证书编号:2008019)、2009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证书编号:2009174)。
(2)主编的教材《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08年获长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编号:2008024)。
(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8年被授予湖北省品牌专业。
(4)“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获2008年长江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8)(证书编号:2008002)。
(5)主持的“石油地质学CAI系统”获2001年江汉石油学院优秀CAI课件二等奖(证书编号:200118)。
(6)2001~2002学年获江汉石油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7)2005年度被评选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5.2 科研获奖
(1)“中国煤系地层大中型气田的研究”项目2000年12月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二等奖,排名8(证书编号:2000-21-2-04-08)。
(2)“胡41—胡83井区油藏精细描述”项目2000年12月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4(奖证编号:2000J-197-3-127-068-R04)。
(3)“低熟油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项目1996年12月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二等奖。
(4)“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三油组沉积微相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项目2005年1月获长江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5.3 其他获奖
(1)2005~2006学年获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