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
(Chapter7 petroliferous basi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lement)
学时:4 学时
基本内容:
① 含油气盆地的结构和构造。
② 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及特征。
③ 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格局及演化。
④ 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聚集单元——油气聚集带和油气田。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含油气盆地的类型、特征及油气聚集单元。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 概 述
一、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沉积盆地:在某一特定地史时期,长期不断下沉接受沉积物堆积的地貌单元。
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并且已经发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发现工业性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称含油气盆地。
二、含油气盆地的结构
1.盆地的基底:①前震旦的变质岩系;②年轻的褶皱带。
2.盆地的周边:①超覆接触;②断层接触;③断超接触。
3.盆地的盖层:是盆地内的充填物—沉积层。
三、含油气盆地的内部构造
一级构造:隆起、凹陷和斜坡都是底盘起伏而形成的构造,是盆地内最高一级的构造,通称一级构造。
三级构造:盆地内沉积盖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这是盆地最低一级的构造,通称三级构造。
二级构造:三级构造在盆地的展布并不是孤立的和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的规律成群、成带出现,这些群和带的规模,处于一级构造和三级构造之间,通称二级构造。
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划分上,在我国还有凸起、凹陷之称,其规模大于二级构造而小于一级构造,实际上是从一级构造分化出来的,一般称之为亚一级构造。这种构造划分方法,称为三级四分法。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的类型与特征(重点、难点)
一、盆地的分类
综合地球动力学背景,再依据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盆地发育特征分为12个亚类。
二、盆地的特征
(一)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张性盆地
1. 大陆内裂谷盆地
2. 陆间海盆地(初始大洋盆地)
3.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4.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5.孤后裂谷盆地
6.夭折谷和坳拉槽
(二)压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压性盆地
1. 海沟
2. 弧前盆地
3. 残留洋盆地
4. 前陆盆地
5. 山间盆地(缝间盆地)
(三)走滑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拉分盆地
1.走滑—拉分盆地:张扭性
2.走滑—挠曲盆地:压扭性
三、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格局及演化
(一)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东部地区的裂陷盆地
(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西部地区的挤压盆地
(三)板块运动对中部克拉通盆地的演化
第三节 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聚集(重点)
一、油气聚集带
(一)概念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或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称为油气聚集带。
(二)油气聚集带的分类
1.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2.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3.礁型油气田带
二、油气田
(一)概念
地表同一产油面积上地下所有油气藏的总和。
(二)分类
1.构造油气田:受单一构造因素控制。
2.地层油气田:受单一地层因素控制。
3.复合油气田:受构造和地层等多因素控制。
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聚集单元由大到小:
含油气盆地→含油气区→油气聚集带→油气田→油气藏→油气层
↓ ↓ ↓ ↓
隆 起
斜 坡 一级 二级 三级
坳 陷
主要参考书或建议阅读的书籍:
1、柳广弟主编.石油地质学(第四版)——第七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
2、张厚福主编.石油地质学(第三版)——第八、九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年.
3、陈荣书主编.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第八章.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年.
4、潘钟祥主编.石油地质学——第九章.地质出版社.1986年.